【全球有机硅网】1月7日讯:近期有机硅行业掀起稳价潮,周一各大单体企业DMC报价平稳,2024年下半年以来,合盛、星火、新安、兴发、东岳等多个企业掀起“反内卷”之风,试图摆脱卷价格模式。多位企业负责人日前表示,要以创新为引擎,捕捉新应用场景,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。截止1月6日,鲁西水解物网报12300元/吨,DMC现货主流报12800-13700元/吨,生胶主流现货报14000-14700元/吨,107胶现货主流报价13500-14000元/吨,国产硅油现货主流报14800-16500元/吨,进口硅油现货报18500-19500元/吨。421#金属硅报12500-13100元/吨,一氯甲烷报2650-2750元/吨,高含氢硅油主流报7500-7800元/吨。目前业内人士承认此前有机硅价格达到低点,现在开始
德国住宅太阳能电池板行业正面临“重重困境”。此前,消费者需求的崩溃在这个欧洲最大、最重要的太阳能电池板市场引发了一波破产和裁员浪潮。许多分销和安装屋顶电池板的公司纷纷破产、被收购或被迫改变战略。尽管破产和太阳能电池板过剩导致消费者价格大大下跌,但行业人士警告称,这打击了投资者的情绪,并有可能损害这个对实现欧洲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的行业。最新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硅胶产业链也走到“新赛点”!今年以来,国内硅胶行业开始迎来拐点,过去一年奉行的“低价策略”被逐步修正,品质品牌定价策略正被慢慢的变多业界所重视,而在硅制品市场,也同样面临着新趋势,品牌运营商与代工厂想要抢夺“新增量”,还需要寻找“低价策略”以外的新打法。实际上,当前硅胶制品跨境营销的竞争已经白热化。
在“卷价格”趋势可能持续的背景下,硅胶代工厂还要继续向供应链要利润。早期的代工厂以交货快驱动的数字化供应链为途径,凭借“小单快反”来预测需求并控制生产,推动供应链效率的逐步提升,这也让其能够吃到硅胶代工厂早期的发展红利。接下来,要继续深挖供应链效率,就不仅是个别企业的单打独斗,而是要将企业“串珠成链”,深挖产业带聚集的优势,让国内硅胶产业可以通过结构性价差获得全球竞争力。对硅胶代工厂来说,也到了该做出战略调整的时候,从“大而全”转为进一步塑造独立品牌的差异化定位。全球硅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遇,但形势也较国内市场更复杂,代工厂要继续留在桌上,就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优势,新蓝海背后,还存在着很多座“高山”要攀,能够走到最后的选手,都要学会自我进化。
越南又一家有机硅企业成立,产能6000吨,超8000万人民币投资!【全球有机硅网】获悉:2024年12月30日,越南北宁省桂武II工业区 —— 韦尔通(越南)工业园奠基仪式盛大举行,标志着韦尔通科技公司海外拓展的重要一步,为区域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地理位置:韦尔通(越南)工业园位于越南北宁省桂武II工业区,占地13678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。产能规划:年产能规划达6000吨。投资规模:一期投资8100万人民币,预计2025年8月20日竣工。产品线:专注于胶粘剂领域,产品涵盖有机硅硅胶、导电、导热、屏蔽等功能性有机硅材料、聚氨酯热熔胶、电子胶、UV胶等,满足海外电子科技类产品、新能源等行业需求。
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在意大利的汽车产量2024年下降了37%。工会表示,2024年Stellantis在意大利生产了475090辆汽车,低于2023年的751384辆。尤其是轿车产量下降了46%,降至195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而新的商用车产量下降了17%。Stellantis在意大利经营着五家汽车厂和一家商用车工厂。该集团位于都灵的米拉菲奥里工厂去年的产量下降了70%。只有位于意大利“汽车谷”中心摩德纳的玛莎拉蒂工厂表现更差,下降了79%。
全球贸易转向,正在促使船东从订购较大船只的时代转向订购较小的船只。红海船只遇袭也影响了对最大型集装箱船的需求。根据船舶经纪公司Braemar的数据,2025年将仅交付6艘能够装载超过17000个20英尺集装箱(业内俗称TEU)的集装箱船,而2020年交付了17艘。与此同时,2025年将交付83艘能装载12000至16999个TEU的中型船只,几乎是五年前的五倍。能装载16000个TEU的船只将成为班轮公司的热门主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